|
来源: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684793067/
最近(2018.7)龙空(登录龙空)又开始战蜀山的世界观里面为什么不杀鞑子了。老实说我对《幻想世界大穿越》里面ooc的二设也是颇不耐烦,但是要说里面说的解气,也是实话。
蜀山的作者李寿民,是30年代初开始写的蜀山,大家知道,31年的七七事变,所以作者选取时代背景的时候,可能并没有想太多,只是选取自己容易发挥的年代。而且在那个年代,改变书中历史(比如把水浒好汉直接全部杀光的小说《荡寇志》已经有了,鲁迅的百草园里面就有)仍然是非常罕见的,神怪小说也大多有不得干预历史的认知,连新世纪的《寻秦记》和《大唐双龙传》都不敢大规模改变历史,苛责还珠楼主似乎有点过分。
但是批评小说的世界观,则完全可以,因为这是整个传统世界的世界观,不仅已经崩塌,而且因为时刻准备还魂,更应该时刻拉出来敲打一番。具体到蜀山,则一个是历史影射,一个是“天命”世界观。
历史影射就不用讲了,蜀山派影射谁这个可以不做考究,可书中主轴三次峨眉斗剑,后面都出了一大堆各种战天斗地的大佬,反派还是华山派。这华山派的设定,本来是正派,非常厉害武功走偏门,后来变邪派,还打了三次,等等等等——我都不知道许飞娘是宋国母还是周公了……
还有一个大家绝对无法释怀的设定,蜀山派趁着灵气消失前最后卷走中原大部分人物精华,举派飞升,留下什么仙气都没有的中原,这个和某光头大胜后光荣转进小岛真的是巧合,是巧合,人家写的时候才三十年代啦……
所以真正要讲的就是“天命观”了。
说到天命观,其实是佛家的因果报应和董仲舒的天人何一的一种糅合,两种并不能完全包容的东西揉到一起出问题是正常的。但是,更重要的是,这两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。具体来说,就是认为有一个“理想状态”和“现实苦难”的矛盾。这是所有古典世界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或者说,这也是 所有宗教必须面对的问题。不同的宗教,解释方案都是不同的。比如犹太一系的天启宗教,就说这是因为1 人类都有原罪 2 你们不信神。至于为什么全能的神不把人类做成天然信神或者不会犯罪,那么还可以扯“自由意志”等等。还有“挑拣论”等更有趣的变种。对于不能理解的愚夫愚妇,还有地狱天堂的来世这套来对付。
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办法就是“种姓”和“轮回”。用来世的动态补偿来解释现世。你这辈子苦?那下辈子就不一样啦。和地狱天堂一样,等于把平衡寄托到不可观测的未来。这对于天启宗教的末世论这种有限时间世界观本来就不大兼容(永恒受苦或者永恒唱赞歌是个讲究人都会觉得太扯了),用到无限时间倒是非常自洽。
儒家就非常尴尬了。儒家一方面,是非常现实主义唯物主义的,“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”。然后,又有天命观,为王朝兴替做了解释。另外一方面,古典世界观的死后世界 是没有为现世大规模制度性补偿的(泰山府君信仰),得到佛教轮回世界观后简直就是觉得“哎呀我们怎么以前那么蠢”,从而陷入了神秘主义的因果报应传统。
天命观实际就是类似“本来是好的,你自己做坏了”。轮回观就是照抄印度了。但是因果报应这个问题,看起来是有逻辑的,积极向上的,但是实际上在近代资本主义后完全被证伪了。民间大概还有大规模信仰,但是精英阶层已经完全不信这个逻辑了。因为这套逻辑对认为“印度就是全世界”的情况还能自洽,对于印度和英国同时存在的场合,就非常尴尬了。
但是实际操作上,中国的这套天命观就是一个大杂烩,不同阶层、不同学识的人,对于这套天命观的解释是完全不同、甚至完全相反的,从而使得它尤其难以讨论。
义和团有一套天命观、儒家大臣有一套,教书先生有一套,地主有一套,农民有一套。江湖人物也有一套。里面的构成元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,这也是造成看起来大家很像的原因之一,但是重要的是:
这些互相矛盾的元素,哪个优先级最高?现实和理论都是矛盾的,那么,遇到有矛盾的场合,谁优先?
这里就有两种取舍 1 屁股优先(当然自然根据屁股,又能分成好多派) 2 理论优先(还有权变这种东西,相当于东方的塔基亚原则)
而蜀山,就是典型的屁股优先。所以,大家的感觉是正确的。 |
|